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与中国印刷业发展相关联的十个问题7——世界强国之路重在提升科研力量

时间:2010-11-22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晓东
  改革开放三十年总论,我国印刷业发展神速。在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互联网、数字印刷对传统印刷构成挑战的时分,认真分析美、日、德、英几个印刷强国的发展状况,对我们准确把握印刷业的下一步发展会带来帮助。
  笔者将此归纳为十个问题,抛砖引玉知识产权,以求引起共鸣。
  7、中国的印刷企业应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唯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印刷强国。
  到2020年力争我国的印刷工业产值达到1万亿,从一个世界印刷大国跻身进世界印刷强国之列,这是我国印刷界的奋斗目标。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包装总论,只要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要达到这一要求似乎并不难。问题是,一味采用拿来主义,少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少有突破创新印后设备,即使印刷产值达到了1万亿,是否就可以无愧地把自己称之为印刷强国呢?
  美国印刷业在对统计进行分析后指出,2009年销售“增长率较大的企业大都通过应用新技术,如网络印刷可变数据印刷等,或者提高自身的营销能力术语,缓和了2009年的危机状态,同时有一些公司进行了人员重组,或在世界各地设立新的工厂。”显然,顺应时代潮流而变是必需的。图像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成绩骄人。但必须承认饮料包装,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较多地依仗发达国家输出的设备,我们印刷企业普遍在科研上的投入很不够,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上也显得很不够,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必须敢于直面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电子商务,下决心去弥补、去改进,而不应该文过饰非。
  一般而言,工业企业的开发费用应该是销售额的百分之五,有了这五个百分点,企业就可以去搞科研印刷包装城,去探索使用新材料、运用新工艺、开发新技术,但事实是:印刷业的大部分企业这几年毛利率普遍不高,难以拿出这五个百分点,加之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作怪,真正能投入资金搞开发创新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德国的印刷设备之所以领先于全球质量控制,其出口的印刷设备“占全球印刷设备出口额的42%”,相当重要的就是注重科研,他们自己称:“投入到研发中的比例大约在6%,略高于平均数。”其实,德国也是个印刷品的出口大国奥西,出口额占到总销售额的20%以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印刷产品出口到欧盟国家”,2008年的出口额“约46亿欧元”(占总销售的19.17%),这一数据显然比我国2008年出口450亿人民币,占印刷总产值的9.47%要来得大。技术领先无疑是能够拿到海外订单的重要原因厂商信息,一味靠低工价竞争,往往是做得很累但赚得很少,这种倾向对希望成为世界印刷强国的我们来说显然应该迅速改变。胶印
  再拿我们的印刷与日本做比较,可以发现日本国的印刷企业十分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与应用,有些工厂虽小印刷教育,但它专攻某一领域,做大自己企业与她人企业间的差异,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日本企业的这一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潘晓东专栏

总访问量:288273 更新时间:2019-07-13 09:05:46

单位: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职务:资深顾问
简介:1968年进入上海印刷物资供应站(后更名为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会副主席、宣传教育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83年任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副书记;1987年任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4年任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1996年起任上海中华印刷厂厂长,改制后任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年潘晓东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6年通过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考核,获“国有公司董事”任职资格。2009年潘晓东同志退休后应聘担任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现为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文化人才认证顾问、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副会长、《印刷经理人》、《中国印刷》杂志和《中国印刷年鉴》编委。
潘晓东同志2001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市心系职工好领导”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 称号。2006年荣获“上海市出版人奖”,同年,他还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