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王文鹏出版片语五

时间:2012-06-18来源:科印网作者:赵英著

  1.我相信每本书都有一个灵魂行业法规,编辑就是找出这本书灵魂的人,我愿意做有灵魂的书,我愿意将自己的灵魂和书的灵魂一气贯通。

  2.在我看来,图书目前面临的困境,不是图书这种产品很快就会被淘汰了雅昌,也不是人们对图书没有需求了,而是图书必须面对数字变革,在变革中如何实现最好地满足需求。目前是出版市场份额的渐趋变化,后面才是争夺版图的生死之争,出版多元化是阅读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3.在我看来商业轮转在中国,图书只是出版人的一个品牌,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风格和我的想法融合到书中,然后被读者接受,并被辨识。在我做的所有书中一定有我自己持续累积的价值部分,这种价值一旦得到认可流程,我自身就成为了品牌,而书只不过是一个产品而已。书是外壳,灵魂还在人的部分。

  4.图书是个艺术品还是个商品,这个问题是一个最基准的问题。理解不一样你的图书体现的东西就不一样。我意识到了图书的商品性和艺术性的存在,于是我在策划图书的时候地图印刷,对封面的要求只追求两点:一是品相,一是卖相。我追求的我策划精品图书就是一个看起来有点艺术性的商品罢了。

  5.我首先把图书看成一个作品,消解它的特殊性。然后我了解图书传导的过程:作者创造它,出版人完善它,读者享用它。过程就是这么简单上海光华,这个“创造-完善-传导”的链条弄清楚了,一切都清楚了。图书的核心内容在作者那里,创造性在出版人这里。出版人最能控制的是前两个环节,让作者把作品做到最完美,然后自己完善它纸品包装,至于读者,我们的推测都是偏差的,读者不受谁掌控,他们是自由的,你最多可以引导他们。 包装贸易

  6.我越来越感觉到了图书的“渠道分离”现象标准及认证,新华书店、网络书店、民营书店的需求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现在图书越来越紧迫地面临选择渠道的问题,每本书都必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渠道重点突围。编辑在开始策划一本书的那一刻,就必须考虑这个书适合哪个渠道。比如同样一本书的定价,要是适合网络书店,就定28元活动,因为网络书店的折扣会很低,不定高点没利润,要是选择地面书店则有可能是26.8元就可以了。

  7.在我看来,图书营销至少应包括媒体营销和渠道营销两个方面。媒体营销更多的是告知,并期望能形成社会热点话题;而渠道营销则是直接面对读者扫描,要做到:一是注意力,二是吸引力。也就是图书先被读者注意,然后帮读者选定这本书。没吸引力是编辑的策划能力不够,不能被读者看到则是发行和营销的问题了。

  8.群体并不存在,个体的价值构造了群体的需求。读者购买图书不是为了购买有字的纸惠普,而是文字背后的无形价值。在图书的策划中,我现在越来越强调自我意识。今年我在图书中我找到了自我,作品中的我的自我意识越多,越能超越自我,被大众接受。因为作品真正引起共鸣和认可源于自我想法的契合电子监管码,读者一直也不是群体,而是一个个的自我——愿意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自我。 柔印

  9.出版中的民主投票,希望尽量吸取大家的好建议,把出版风险降到最低,结果却往往相反。有的时候民主是一种软弱和不成事。大家总是习惯性地反对印前设备,反对的意见很详实,提建设性的意见的却很少。我不反对民主,但是民主需要有主导,别人的意见只是一个参考,决定权必须在主导人这里。

  10.在我看来艾司科,图书要想真正发展,必须超越自身。以传统书店为例,书不能作为主要销售商品,书可升华为一种阅读环境或者是娱乐环境,换句话说色彩,书店不靠卖书盈利的时候,书店才能真正摆脱危机。

  11.许多人开始怀疑出版这个行业,很少有人怀疑自己。我想出版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别人可以不知道胶印,你自己一定要知道。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你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谁都有,但你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只有知道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你的价值观才会嵌入到书中去,并形成图书的竞争力。

  12.在我看来厂商信息,出版人的前途和出路就是“以书得人”,书做不好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但做事的态度比做书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我发现小的出版人在意出版技巧,大的出版人讲究出版理念,出版家则讲究出版境界。书需要技巧印前设备,事需要理念,人需要境界。这大概就是出版人之间的差别吧? 上海电气

  13.总有出版朋友告诉我,哪个营销是无用的。在我看来,营销首先是需要数量的,然后是深度营销电子监管码,然后是有效营销。不要在乎营销的大与小,重要的是要去做。即使营销是有盲区的,也要先去做。因为你不知道哪个营销最有效,但是营销的累加效应是惊人的。印刷教育


赵英著专栏

总访问量:61925 更新时间:2012-07-15 13:58:27

出版人,位于京城。涉足经管、励志、科技领域。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