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60年印迹

时间:2010-04-10 13:17:15来源:《2010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
  (2)印刷设备自主研发,印刷工艺全能组合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胶印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开始生产胶印商业表格印刷机。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尚未生产胶印商业表格印刷机,票据印刷仍主要采用单张纸凸版铅印机。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票据印刷设备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先是采用预打孔白纸、追加印刷的分体式票据加工技术,到后来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我国已能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商业票据印刷机,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票据印刷设备生产格局。

  2001年,税务票证的改革提高了对票据印刷设备的要求,使票据印刷设备在印刷和加工方式上做到“全能组合”。刮开式发票使可变数据印刷技术融入到了商业票据印刷。2002~2003年,借国家推行刮开式发票的东风,根据刮开式税务发票刮开银的印刷方式,陆续引进了20套商用表格轮转印刷机,将我国的票据印刷推向新的阶段。现在,我国票据印刷已全面采用胶印、凸印、柔性版印刷、凹印、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等印刷或组合印刷技术。
  包装印刷
  包装印刷种类:以纸包装为主到彩色纸盒包装、微型瓦楞包装、无菌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各种类型包装共同发展
  包装印刷产值:从1980年39.7亿元到2008年1550亿元
  包装印刷技术:从凸印为主到胶印、凹印、凸印、柔印等多种技术并行
  60年来,中国包装印刷工业的企业规模、技术装备、采用新技术的水平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完成了由单一封闭的作坊式生产向开放式的专业化生产的转变,已形成生产布局合理,门类齐全,集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美学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彩盒包装、微型瓦楞包装、无菌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种类。
  (1)行业规模逐渐扩大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使社会对商品包装的需求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这导致在印刷领域,书刊印刷一支独大,包装印刷比重微乎其微。包装印刷业的发展远远无法满足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25343亿元,包装在商品销售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包装印刷不仅完全满足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对包装配套生产的需求,而且自身成长为印刷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据统计,2008年,我国包装印刷业的年产值约为1550亿元,占整个印刷业总产值的近1/3。
  截至1985年底,轻工部系统有县以上印刷厂3802家,印铁制罐厂150家,纸包装加工厂1186家,职工58万人。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9亿元,比1980年的39.7亿元增长61%,实现利润8.7亿元,比1980年的5.06亿元增长72%。轻工包装印刷系统拥有各种电子分色机近120台,电子刻版机10多台,四色以上胶印机150多台。
  截至1989年,轻工系统县以上包装印刷企业有5400多家,职工70万人,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比1979年的47亿元增长了1.12倍;人均创利由1979年的1200元,上升到1989年的2000元,增长了66%。
  截至1994年底,全国县以上包装印刷企业有6050家,199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为201亿元,利税总额为27.09亿元,劳动生产率达26636元/人,三项指标分别比1993年实际增长14%、9%和12%。包装印刷行业拥有进口电子分色机400多台,电子雕刻机50多台,进口胶印机500台,印后整饰加工设备,如模切、压痕、烫金、制袋、制盒等设备,凹印生产线200多条。
  截至2000年,全国从事包装印刷的企业有20409家,占全国印刷企业82189家的24.8%。据统计,其中2000家主要包装印刷企业工业总产值总计实现500亿元,占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的1/3;职工人数达100万人,占全国印刷行业总人数300万人的1/3。

  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43289家,占全国印刷企业101857家的42.5%;工业生产总值实现了1550亿元,占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4750亿元的32.65%。
  由表3可看出包装企业的增长主要集中于1994年到2000年,而生产总值的增长突出表现在2000年之后。
  (2)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凸印纸包装仍是包装的主要生产方式。有资料显示,1980年,上海市的包装印刷中,凸印占65%、胶印占10%、凹印占20%、其他占5%。改革开放,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的技术装备实力大幅度提高。从2003~2008年引进印刷设备用外汇和单张纸胶印机的进口数量情况可以看出包括包装印刷在内的印刷工业对技术进步的重视(见表4、表5)。在大力引进胶印的同时,凹印和柔性版印刷等印刷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截止2008年我国共有500多条进口凹印生产线,国产凹印机15000多台;我国拥有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800台(其中进口300台),宽幅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30多台(绝大部分为进口),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3500多台(主要是国产设备),瓦楞纸箱开槽机4500多台(其中少量为进口的)。经过60年来的发展,凸印在整个印刷中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80%下降为16%,而胶印已上升到42%,凹印占24%,柔性版印刷8%(原来是空白),其他为10%。用于包装印刷的特种印刷技术,如防伪印刷、丝网印刷、特种印刷等也都取得较大发展。

 表3 1949~2008年我国包装装潢印刷业发展概况


表4 2003~2008年我国用于引进印刷设备的外汇额

表5 2003~2008年我国引进单张纸胶印机的数量及外汇额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