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60年印迹

时间:2010-04-10 13:17:15来源:《2010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
  (2)1977~1998年,印刷科研蓬勃发展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伴随着我国印刷领域的改革开放,印刷科研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建立起印刷科研机构。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同期,机械工业部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成立。1977~1980年间,一批省级印刷研究所先后设立;1983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前身)。
  这一时期科研成果频出,最值得关注的有:王选教授主持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率先完成的平版胶印PS版材国产化项目等。
  (3)1999~2009年,印刷科研的体制改革与发展期
  进入21世纪,我国印刷科研体制面临大变革,逐步迈向自主创新的新征程。1999年的《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和2000年的《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吹响了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号角,形成多种形式的体制改革方式。全国许多科研院所开始分批转成科技型企业。其中典型的例子有:2000年,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为主体组建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转企进入国资委下属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2.科研机构主要组织形式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印刷科研机构的主要组织形态有四大类:省、市新闻出版局或科技厅管理的印刷研究所;大学下设印刷科研机构;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属印刷科研院所;民营、个体印刷研究所,高科技开发公司。这些印刷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了中国印刷科研的繁荣和印刷行业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
  教育
  教育机构:1953年创办技术培训班和专科学校,1960年开高等教育的先河,21世纪初,初中高等院校满足各种层次需求
  教材建设:20世纪50年代以制版和印刷发展为主,90年代,扩展为图像处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印刷全过程的自动化以及多种特殊印刷技术

  建国60年来,印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建设了一批初、中、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培养了满足各个层次需要的印刷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出版了各级各类印刷院校的各种教材。
  1.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前
  1953年前后,随着全国印刷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中国印刷业的教育工作提上日程。
  1952~1956年,人民日报印刷厂、北京印钞厂和北京美术印刷厂以及北京市印刷工会开办技术培训班。
  1953年10月,上海印刷学校成立,1960年10月,试办国内第一届印刷专业大专班。1960~1965年北京、上海、天津、陕西相继建立印刷学校。
  1960年我国唯一的印刷专业科系——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开始招生,后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印刷业的高、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全部停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上海印刷工业公司等成立“七丒二一大学”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
  (2)改革开放后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扩建为北京印刷学院,设立印刷工艺、印刷机械、印刷电子与企业管理4个专业。上海印刷学校、北京印刷专业学校(中专)等重新组建。
  20世纪80年代,印刷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北京印刷学院、陕西机械学院等扩大招生并调整有关专业课程,增加了有关信息处理、图像处理、出版编辑、书刊艺术设计等方面的课程与专业。株洲工学院(后合并到湖南工业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后合并到天津科技大学)、武汉测绘学院(其后合并到武汉大学的印刷与包装系)也建立了印刷专业。辽宁、江苏和浙江等各地相继成立中等印刷专业学校。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印刷本科、专科、高职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一些原有院校在招生规模上有很大发展,有些高等学校也建立了印刷专业或二级学院。印刷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教育同时在进行,陕西机械学院(后合并到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设立硕士与博士的培养项目。此外,高职教育也得到发展,从1993年天津职业大学开设印刷技术专业,到2009年已有20多所开设印刷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包括专科院校)。同时,印刷成人高等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几乎所有开设印刷本科教育的院校,均开展了印刷成人教育。
  21世纪初,技术工人的培训也扩展为有关单位举办的培训班和企业自行筹办包含本企业文化和技术培训的专题班。岗位证书培训成了此种培训的特点。
  2.印刷教育成果
  中国印刷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除教学机构的建设外,印刷教学成果也同样可喜,表现为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教材与科研成果。
  教材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的制版和印刷,到60年代的印刷工艺、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到80年代的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再发展到90年代的图像处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印刷全过程的自动化以及多种特殊印刷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编订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和实习指导书。
  60年来,在印刷业众多的优秀产品中都凝聚着印刷教育工作产生的固化劳动成果,也表现出多年来印刷教育工作者和毕业生在印刷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