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报业经营创新: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

时间:2015-08-18 09:44:4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李雪昆
  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很多报社尝试用活动的方式打破以往硬广告所带来的宣传效果。《大连日报》广告总经理赵媛媛认为,媒体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活动策划,用策划来带动广告,用活动带动广告的增量,把文化交流做成特色交流。

  乌鲁木齐晚报社广告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鹤凤也认为,以往很多报社借助平台优势整合政府资源也做了很多活动,但因为没有利用好版面资源、广告客户资源、新媒体传播资源等,导致很多活动从内容延展、互动效果到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没有得到体现。一般是雷声大雨点小,错失了很多做大品牌的机会。因此,在活动中,采编经营共同策划可以有效节约报社的资源,并可以将广告商业活动和传媒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天津日报》总经理助理胡宇珂在谈及其策划活动的体会时也表示,打造活动平台影响力,通过活动来聚集数据和资源,是活动的两大目的。并且,在活动品牌的打造上应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活动要做得起、等得起、养得起。很多时候过于急功近利,某些活动片面地强调短时间能够赚钱,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应该提倡同合作伙伴“共同吃肉”的理念,不能赢利重头总是被报业拿着,只给合作伙伴一丁点儿油水,这样合作方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带动,也不利于长期的品牌合作。

  对于这一观点,梁勤俭也表示认同。他认为,每策划一个活动,不仅仅要考虑报业自己,也一定要留出与社会资源对接的端口。“要让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后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他们有时不一定需要报纸的版面,他们更需要借助报业平台实现更多的价值体现。”

  如何延伸媒体平台作用,李健还强调,媒体同行要继续树立内容为王的意识,报业必须有独到的内容、独到的声音。特别是在困境之下,首先要想方设法提升自身影响力。

  传统媒体是兴是衰?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

  今天的报纸有了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可以查看视频、音频等丰富内容;电视上有了二维码,还有摇一摇,与手机相连,实现了两个不同屏幕的互动。可以说,媒体都在做或者试图在做全时段、全形态、全媒体的传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融合创新,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体化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新媒体已不再是单纯的渠道,更是技术、是观念。

  未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更加深入,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变革。谢作钦认为,在融合中,报纸的纸质版会逐步弱化,新媒体转而会成为主要宣传形式,而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唯有内容平台、技术平台、渠道平台结合好,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才能最终找到出路。

  “无论怎么融合,媒体人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如果丢了报纸的主体,就失去了媒体的属性,如果独有的资源都守不住,还能与谁竞争?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是永恒的,作为传统媒体不可能处处都有所长,因此,要依据自身情况选准发力点。”桂林日报社社长毛登峰说道。

  咸阳日报社社长万晓林认为,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还有新的理念和实践的融合以及新闻事业和新闻产业的融合。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媒体间通过抱团取暖,共享利益,共享成果,这个发展意义更重大。

  “过去业内总是强调市场份额,我们防的都是同行,但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百度一年的广告收入就超过60亿元,远远超过平面媒体。”梁勤俭强调,报业经营观念要有所改变。不能再用报纸的版面吸引客户,而是要用报纸的读者去吸引客户。

  融合发展离不开数据支持,梁勤俭表示,报业的数据研究远不及广告公司。报业的房地产、汽车广告为什么下降?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读者年龄严重老化,年轻人不看报纸。但买房、买车的决定权大多却在年轻人手里,这方面的研究广告公司要深刻透彻得多,因此,其策划案才更有针对性。如果一份报纸只有10%左右的读者要买房子或者是买车,但是所有的读者在看同样的房、车广告,那么,纸媒的广告投放至少有90%是浪费的。而这种浪费是需要广告客户来买单的,这样的合作体验会非常不好。

  “现在做广告越来越难,报纸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想象空间,是客户所看重的。这方面,紧紧依靠版面是不够的,还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平台,让客户信任、信赖我们。”胡宇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