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思考!中国标签柔印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发展需要注意哪些要点?(下)

时间:2023-04-20来源:科印网作者:蔡成基
  柔性版的这种自我清洁功能需要按界面匹配的原理选择油墨、印版北人股份,尤其要注意制版过程中不能使非着墨区的粗糙度提升该区域的表面能。有两个关键点必须注意:一是洗版液的溶解性;二是洗版毛刷着力的轻重。洗版液的溶解性越好,毛刷着力越轻,洗版过程对印版非着墨区留下的痕迹越浅,版面就越细腻,表面能提升的风险就越小。反之Adobe,痕迹越深,粗糙度加大,表面能上升。柔性版非着墨区的表面能与该区域的粗糙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可等闲视之。雅昌

  当柔性版不再积墨,柔印特征性缺陷的基础被颠覆行业法规,柔印质量会有质的提升,柔印自动化的基础将被奠定。保持柔版洗版液的溶解性已有解决方案,降低洗版毛刷的副作用也已有解决方案,令人惊喜的是连洗版不用毛刷也有成功案例,以印刷质量为自动化提供保证上海宏景,方案已经可行。高保真印刷

  至于开机即成品,标签柔印其实是有条件的。机组式柔印机速度约在150m/min,由于标签柔印大多使用逆向单刮刀,速度快慢对颜色密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以调机时的15m/min到最高印刷速度150m/min,这点密度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RIP

  03《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

  绿色环保、可持续上海电气

  绿色环保、可持续是柔印的发展之路。环保问题主要是油墨问题全印展,标签柔印采用的主流油墨是UV油墨,目前国家对柔印UV油墨还没有具体的限制标准,但HJ 2542-201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标准中对胶印UV油墨的溶剂限量为2%。如果将此标准延伸到柔印,柔印UV油墨的溶剂排放基本也不成问题。裁员

  主要问题在于UV油墨固化时产生的臭氧,目前还没有明文限制糊盒,但臭氧的危害众所周知,一线操作人员根本承受不住。由于LED属于冷光源,理论上不产生臭氧,所以使用LED-UV取代UV,在固化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臭氧的产生其他包装,是当前标签柔印已经在推进的重要工作,连续几届的亚洲标签大奖“绿色风尚奖”的评选也以这一指标为主要考核标准。供墨

  UV或LED-UV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上文所说的油墨光引发剂吸收频谱与灯具发射频谱的对应,是油墨固化的基本立足点,没有这个基础,固化问题不仅拖产能的后腿书刊印刷,而且不恰当地提增功率,能耗加大,产生臭氧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二是光引发剂的残留,低分子物的迁移或者析出,将造成不可估量的食品或药品质量问题。2000年前后欧洲的雀巢婴儿牛奶被ITX污染富士星光,这种错误绝不能重犯。糊盒

  可以用EB油墨来解决,但EB固化装置价格太贵。胶印因价格问题把一款很有生命力的无水胶印技术耽搁了,EB会不会重蹈覆辙,还很难说。但薄膜水墨技术可用,只是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分色,按溶剂油墨的干燥原理来操作肯定不行,乳液型水墨有其独特的成膜理论,因此对薄膜水墨的使用,绝不能简单粗暴。平版印刷

  04印刷适性

  柔印自动化投资采购

  将产能、质量与绿色环保作为柔印三个分支问题,还缺少一个柔印自动化。其实连线加工,柔印自动化不仅建立在高产能与高质量的基础之上,同时又是对高产能的补充。裁切

  柔印自动化涵盖图像自动监测并反馈、承印材料不停机换卷、油墨自动清洗以及柔印机自动换单。这些功能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在实施中。国内有一家柔印企业已经能够做到自动换单,8个员工就能承担起一整个车间的全部工作。用机械手代替部分人工,机械手与人工并行印刷商巡礼,并逐步取代人工,柔印生产线从少人化走向无人化,不是没有可能。按需印刷

  回到市场的五大需求再思考标签柔印的未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机组式标签柔印机按150m/min的速度生产供墨,产品皆成品,不停机生产,使用绿色油墨,用自动化生产线逐步代替人工,这对年轻人是有吸引力的。不愿意做夜班数字印刷机,传统的四班三运转或三班两运转很可能被放弃,但印刷机的高产能,产品的高合格率,油墨的自动清洗或免清洗,不停机换单或有效减少停机时间活动,这些具体措施都可以应对。至于扩大产品的利润空间,这要从产品的定位来进行分析。包装印刷的价格,同所包装产品的价格有很大关系,如化妆品与日化产品,食品包装与药品包装北人股份,消费品包装与工业品包装,价格相差很明显。与承印材料的价格也有关系,印刷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的产品肯定比印刷在聚丙烯(PP)薄膜上的昂贵。因此,是行业决定了价格。但提高产能,减少人工CTP,提高合格率,减少损耗,产品的利润空间就能上升,这也是不言而喻的。标签


蔡成基专栏

总访问量:98285 更新时间:2023-04-20 08:48:24

单位:阪田油墨(上海)有限公司
职务:总经理助理
简介:印刷高级工程师,30多年的凹印与柔印经历,柔性版印刷专家,历任中国印协柔印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中国包协包装印刷委专家组成员,曾经在上海多家印刷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美国联合印刷器材公司产品技术总监,熟悉凹印与柔印印刷设备,多层吹胀共挤膜和流延共挤膜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柔性版印刷技术管理工作,技术专著颇丰。现任阪田油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